滋滋冒油的羊脂玉! 为什么和田玉能“出油”?

每次说和田玉油性的时候,很多人都觉得奇怪,一种矿物类玉石怎么还能“出油”?这里面的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?

为什么和田玉会“出油”?

一、阳起石成分的影响

和田玉油性的根本来源,就是受矿物质成分的影响,其中有透闪石、直闪石的原因,但最主要的其实是阳起石。

阳起石是铁含量较高的硅酸盐类矿物,也属于透闪石家族的一员,但因为自带滑腻感所以直接影响玉石的油润度。

这一点可以参考一下青玉籽料,青玉的阳起石含量往往高于白玉,所以油性比普通白玉更润更好。

要提醒的是,有人常将闪石和石棉混淆,甚至害怕和田玉会致癌。这就像石墨和钻石都是碳原子构成,性状和用途却毫无关系一样,完全没必要恐慌。

二、表面的油脂光泽

想让和田玉出油的最好办法,就是利用机器辅助打磨抛光,做到一定程度油性自然就会显现。

但其实像和田籽料这样的天然原石,出水之后只要用牛皮和软布清理干净表面的细沙,就能看到明显的油脂光泽,这也是和田玉的一大特征。

严格来说,和田玉的光感介乎于油脂和蜡状光泽之间,山料、俄料偏蜡状,和田籽料就是比较典型的油脂光泽。

虽然有些商家会用镜面抛光模仿籽料的油光,但行家一看就知道做的是“贼光”,买油不买亮,反而会退避三舍。

三、盘玩之后产生的滑腻感

和田玉之所以是文玩,玩的属性比单纯欣赏更有吸引力,一块玉上没上手老玩家一眼就知道。

通过手部的把玩,一方面可以做一种柔和的摩擦,另一方面则是让汗水和油脂逐渐形成包浆,最终呈现出类似羊脂的效果。

有人会觉得盘玉的滑腻感不过是手上的油脂,但只要对比一下就能发现,和田玉的油性是由内而外逐渐呈现,靠抹油是没办法模仿的。

好玉上手就能出油,只有本身硬实力不够,才会通过抹油打蜡来进行掩盖,时间久了反而越来越干。

什么样的和田玉更容易出油?

一、透闪石含量高的玉

既然矿物质成分是油性基础,那么阳起石含量更高的料子油性肯定更好。但阳起石没办法直接检测,所以还是以透闪石含量为参考最简单直接。

最早的和田玉国标,甚至提出过透闪石含量95%以上是和田玉,超过98%才叫羊脂玉的硬性指标,那时候可没有这么多牛鬼蛇神。

二、细密度好的玉

打磨和把玩都能提高玉石的油润感,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玉质基础之上。只有和田玉这种致密毛毡结构的天然玉石,才能呈现出真正的羊脂效果。

即使在和田玉内部,油性表现也有很大差距。比如细密度极高的和田籽料,不打磨就很油润,疏松的青海新坑料反而越盘越水。

三、老河道出产的玉

最后还有一种就是老河道料,也就是“籽料里的籽料”,必须是经过长时间流水冲刷形成的老熟料。

老河道料无论大小、籽形,是否有皮色,都不影响它天生的油脂感,这一点看下‬玛丽艳料就都明白了。



下一篇:没有了